中國古代是所謂的禮治社會,向來以禮儀之邦自居。不過,送禮對于官場人來說不是簡單的習俗,它更是一種政治。很多時候,有“禮”就是有“理”,禮到了,前途也就到了。
“禮尚往來”這個詞,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有來有往。有來有往意味著對等,有來無往不稱其為禮,因為它不對等。但是我們在歷史和現實中都可以看到,官場上送禮并非是有來有往的,下級給上級送禮,上級并未同樣給下級送禮。對于下級來說,送禮等于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這似乎意味著所謂的送禮是不符合有來有往的禮的特點的,從這可以看出,官場上的禮已經脫離了其原本的意義,實際上和政治牢牢結合在了一起,或者說送禮本身已成了政治。
在官場里,禮品有時還被用來定人品。潘祖蔭是清咸豐時期的進士,在他任軍機大臣的一個節假日里,諸多官僚到他家里玩麻將,邊玩邊扯白話。扯到了某地方的提督,潘祖蔭對這人滿口稱贊,說此人忠肝義膽,德才兼備。
同僚李文田聽了有些好奇,就問潘祖蔭:“此人有什么功績?”潘祖蔭說:“不太清楚。”李文田又問:“此人的長相如何?”潘祖蔭又說:“沒有見過。”這就奇怪了,不知其功,不曾見面,卻說這人德才兼備。潘祖蔭為何會贊美此提督呢?潘祖蔭自己說出了原因:“此人送我的鼻煙很好,我就知道此人不錯。”
僅憑一個鼻煙,潘祖蔭就對沒有見過面的地方提督作了這么高的評價。由此可見,鼻煙這個禮品在官場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對這一點,送鼻煙的地方提督肯定也深知此禮品的重要性,要不然也不會選上等的禮品獻給潘祖蔭。禮品定人品,這還只是禮品在官場上的作用之一。
官場上化身為政治的送禮,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下級向上級送禮,上級還有上級,這樣禮物就一層一層地向上傳遞,最終在整個官場內部形成了按權力大小享有禮物、禮銀的分配格局。就整個官場來說,這是一個按權力大小分享福利的格局,是對一部分非正當社會財富按照權力大小進行的再分配。
正因為這樣,具有如此重要政治意義的送禮自然被官場上的眾官員當做歷史常態而奉行了下來,兩千年的官場便有了兩千年的送禮史。
送禮的前輩孔子曾說“禮之用,和為貴”。送禮雖然送出了一些利益,但是也必然會有“回報”,你去給別人送禮,別人必定會來給你送禮。小人物在官場上要敢于也要舍得送禮,因為禮尚往來的回報很可能就是自己想要的升官之機會。
不送禮很倒霉
在中國古代官場,送禮是常態。如果你不送禮,不僅為頂頭上司所不容,而且為送禮的同事所不容。你送,我送,大家送,在官場誰不送誰吃虧。別人送禮你不送禮,你就會被官場視為另類。
一句官場流行語講得好:“別人送多少說不清楚,但誰沒送禮,當官的心里最清楚。”其實,并非每個送禮人都是想著被提拔,有的人送禮不過是為了保住現有的位置,或怕領導給小鞋穿,這不僅是前途問題,而且是自我保護的需要。
明萬歷年間,將領熊廷弼在遼東守邊,他一直兢兢業業,小心謹慎,卻因遼東失事,被抓進了牢房。當時的權臣魏忠賢向熊廷弼傳話,說只要以大量禮金給他,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對于魏忠賢索要的4萬兩白銀,熊廷弼拿不出來。魏忠賢便暗自懷恨在心,于是他反口說熊廷弼向東林黨的楊漣、左光斗各行賄兩萬兩。東林黨是魏忠賢的死敵,不但不向他送禮品,而且對他以禮品論人品做過彈劾。魏忠賢對他們恨得牙根癢,熊廷弼的事情一出,魏忠賢將兩案并案處理。楊、左等六君子被殺,熊廷弼被“傳首九邊”。
這是因為不送禮而丟命的例子,還有些官場人因為不送禮而丟了官,丟掉了自己的前程。
清順治年間,有個叫李嚼的人在福建將樂縣當縣令,上級暗示要送禮。李嚼是個清官,剛到任的時候就跟家人說明白:“當官除了俸祿其他都是貪贓,你們不要連累我。”衙門里有兩株桂花樹,開花的時候,李嚼指著桂花樹說:“這樹是官物,你們有誰敢擅自攀折的,我饒不了他。”可以想見,李嚼不會向上司送禮,也沒有禮可送。結果是李嚼當了三年官之后丟官回老家。
李嚼的遭遇不是個別現象。雍正二年(1724年),杭州人汪景祺在給他帶來災難的《讀書堂西征隨筆》里面說當時吏治最壞的是陜西,幾十年來,陜西的省級高官——督(總督)、撫(巡撫)、藩(布政使)、臬(按察使)都是旗人,他們除了搜刮財產、喝酒聽戲別的什么都不會。下級為了討好他們只好加征雜派,偶爾有一兩個潔身自好的人,不拿出自己所有的東西去送禮,就不能保有其職位,甚至有致家破人亡的。
順治年間的陜西分巡西寧道王化淳,又將不送禮的后果用一種高調的方式宣布了出來,他到任后借口考察防守驛官,公開聲言:“送禮者免責,不送者即革。”
送禮也有講究
送禮可不是個簡單的活兒。
首先,送禮必須要送到別人心坎上,一定要投其所好,把送禮變成一種感情投資。要做到這點,就必須對對方的興趣愛好有充分的了解。
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給他人送禮,特別要考慮的就是那個人的喜好和需要。要是對方不喜歡,錢不僅白花了,他還看不起你。如果你送的東西,正好是他日思夜想的東西,那就最好了。他很有可能把你當成知己,進而愿意與你交流,你們就可以加深了解,再求他辦事就容易了。所以送禮的最高境界就是換位思考,送給對方愉悅的心情。
唐朝宰相元載,出身貧寒,做到大唐盛世的宰相時,權力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有一個非常大的愛好,那就是吃胡椒。在他的家中,存有八百石胡椒。據有人計算過,唐時一石重為現在的79320克,那么八百石就是現在的近64噸。胡椒是唐朝人喜愛的調味品,只有國外天竺有產,也就是現在俗稱的舶來品,屬于高級消費品。這些胡椒也不是憑空而來的,定然是送禮的人投其所好而送的。
宋朝貪官蔡京很喜歡吃一種腌制食品,他家中有三間房子里放得滿滿的都是此物。這個比胡椒更難存放,但是依然堆了滿滿三大間房子。這肯定不是他自己掏錢買的,當然也是別人揣摩他的心思而送來的。
其次,是所送禮品的稀罕性,最好要彰顯出自己的良苦用心。禮品的價值不在價格而在于用心,不求最貴,但求最合適。最好不要是大路貨,因為太容易得到會給人一種不被重視、純屬應付的感覺,這里的最高原則是獨特性,只要你能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就能給收禮的一方留下深刻愉快的印象。
唐朝貞觀年間,一個叫緬伯高的西域回紇國使臣,背了只天鵝去長安進貢。路上鵝毛弄臟了,他就在沔陽河邊打開籠子,讓天鵝下湖洗洗羽毛,不料天鵝展翅飛走,緬伯高遂倒在河邊大哭一場。后來他急中生智,撿了根羽毛用潔白的綢子包好去長安進貢,又在綢子上題了一首詩:“天鵝貢唐朝,山重路更遙。沔陽河失寶,回紇情難拋。上奉唐天子,請罪緬伯高。物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唐太宗看了這首詩,又聽了緬伯高的訴說,非但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緬伯高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賞賜了他。“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便由此而來。
民國廣益書局編輯的《古今筆記精華》卷四《風俗》中,有兩篇關于送禮的筆記。其一錄自明張岱《西湖夢尋》:“五云山去城南二十里,宋時每臘前必奉雪表進。”這是拿山上的雪送官。其二錄自清戴延年的《秋燈叢話》:“天都黃山之云海,相傳為第一奇觀。山中人往往以盒收之,紙固其口,作土物饋送。”這是拿空中的云作禮物。還有什么禮物比雪和云雅致?
第i是送禮時機。送的時機不好,受禮者不愿接受,或嚴詞拒絕,或婉言推卻,或事后退回,都只會令送禮者十分尷尬。而若是送得好,方法得當的話,會皆大歡喜,境界全出。
據梅堯臣《碧云騢》一書記載,宋時,被封為潞國公的文彥博,當初官拜宰相,靠的就是送禮的巧妙。當時張貴妃的父親張堯封曾是文彥博的門客。貴妃幼年,其父曾讓她認文彥博為伯父。文彥博擔任成都地方行政長官時,時近上元(正月十五元宵節),便趕織“異錦”(圖案新奇的蜀錦)獻上。文彥博乃令工人織金線燈籠,載蓮花為錦。到了上元節,張貴妃穿著文彥博獻的異錦做的衣服,去見宋仁宗,仁宗驚問:“何處有此錦?”貴妃說:“妾讓成都文彥博織了送來。妾父與文彥博是舊友。然而妾怎能支使文彥博呢?是文彥博特意獻給陛下的。”宋仁宗很高興,從此留意文彥博。文彥博從成都回京,被提拔為副宰相,后又升為宰相。
文彥博巧送禮的事例并不止一個,他獻給張貴妃一副秋千作為寒食節的禮品,也有深意。張曉紅《秋千與寒食、清明》一文云:“秋千又與悲傷、惜春、嘆老等情感不可分割。由于寒食、清明已至暮春,秋千的出現也意味著春天行將結束,它便牽動了人們的惜春傷春情懷。”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說清明前兩天),文彥博選擇此時獻秋千,意在勾起張貴妃思念先父之情,并進而勾起其對自己的感念之情。
一段蜀錦,一副秋千,競能打動張貴妃和宋仁宗。送禮送到這個份上,真可說令人嘆為觀止了。